第六章
烽火岁月 by ly2160046
2018-5-28 18:50
第三章 战地之情(1)
赵庄的大玉嫂家。
头上缠着毛巾的大玉嫂坐在床上,旁边躺着冰儿,陈大龙、夏长富、苏瑞、汉斯等人进来。
大玉嫂见状:“是你们呀!”赶忙要下床。
陈大龙连忙上前制止道:“别动,别动!注意身体!”
夏长富将一袋面粉放下:“大玉嫂,怎么样了?战士们都想来看看你!这是刚刚截获的白面,给你补补身子。”
大玉嫂甜甜地笑着:“庄上的人都在说,八路军夜间大闹临沂城,拔掉了赵庄据点,又在岚城打了埋伏,把鬼子抢走的东西给抢回来了,俺就知道一准儿是你们干的。”
陈大龙真诚地:“那要感谢你给我们带路!没有你把我们带出来,我们不但打不了这几仗,部队处境都很危险!真辛苦你了,大玉嫂!”
“俺有什么好谢的?这是俺的工作。要谢俺还应该谢你们呢!没有你们,俺和冰儿还不知怎么样呢?”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看汉斯,脸有些红了。
汉斯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了几个鸡蛋,放在桌上:“鸡蛋,有营养。”
大玉嫂把孩子抱起来,几个人都凑过来看,汉斯冲着冰儿做鬼脸。襁褓中的冰儿睁大眼睛,嘴轻轻嚅动,又笑了一下,把几个人都逗笑了。
陈大龙:“大玉嫂,我们要走了,我们不会忘记你和冰儿的!”
夏长富:“我们还会回来看你和冰儿的。”
陈大龙、夏长富、苏瑞郑重地向大玉嫂敬礼。汉斯见此,也庄重地举手敬礼。大玉嫂甜甜地笑了。
汉斯趴在桌上疾速地在笔记本上写稿子,题目是:“三日三捷”。
“老汉,又在写东西?”陈大龙走进来。
“大龙连长,来,坐!在给《大众日报》写稿子。我们三天连打三个胜仗,很富有传奇。你、夏指导员、苏连长、大玉嫂也都是传奇的人物。我很自豪,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记者,能够跟你们在一起,我要把这些天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整理一下,寄往上海,向全世界报道。”
陈大龙不以为然:“这几个小仗算不了什么,不值得写!”
“积小胜为大胜。这是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精髓。”
陈大龙非常熟练地卷着烟,汉斯好奇地看着他的动作:“我在中国的乡村中,在新四军、八路军中都看到过人们这样的卷烟,你们中国人的这种方法很特别,经济实惠,一点不浪费!”
他把卷烟点上,递给汉斯:“你也抽一支?”汉斯连连摇头:“不!不!我没有这个嗜好!”
“怎么跟苏瑞是一个腔调?”自己很享受地抽着。
汉斯驱赶着烟雾:“这个烟的味道很呛!不象工厂生产的卷烟加上一些香料。”
陈大龙觉得有些不妥,掐灭了烟卷。
汉斯劝道:“抽烟不是好习惯,!我年青的时候也吸过,那是为了时髦,摆----谱!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慢慢地就不抽了!我建议你也最好不抽!”
“我会考虑你的建议的。没参军前,在家里,我爹种了两亩地的烟叶,那是我家的主要收入,我打十几岁时起就抽烟了。日本人打进来,烟叶种不成了,地也荒废了,家里穷得经常连饭都吃不上,哪还有烟抽!我就自己背着家里偷着跑出来参加了八路,倒也不是为了有烟抽,主要是想有饭吃,不老是饿肚子!”
“穷则思变!中国历史故事说,逼上梁山!也是山东的故事。”
“是的!参加了八路军,通过政治学习,才懂得了为阶级而战!为民族而战!赶走小日本,保田守土是个人利益之所求;抵御外侮,推翻旧的制度,振兴民族是人民大众利益之所在!这两者是分不开的!”
“说得太好了!八路军、新四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一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子弟变成心中装着大目标的勇敢军人。从干部到士兵,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这是这支队伍最了不起的地方!奥妙无穷!”
“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我军最大的优势所在!”
“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所不具备的!所以人人都有牺牲精神,并能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战争奇迹来!这样的军队是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
“我始终相信八路军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老汉,我真羡慕你呀!又能打仗,又能写文章。一手拿笔杆子,一手拿枪杆子。”
“你不也一样吗?一手拿毛瑟,一手拿毛――刷!”边说两手边比划着。
“什么毛刷?那是毛笔!”
“毛笔,对,毛笔!那东西看上去像毛刷。”
“我家里虽然很穷,但是我爹还是坚持供我念私塾。私塾,你懂吗?就是那个老师自己在家里教学生念书?”
“家庭教师?”汉斯点点头。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要不是参加了八路军,还能多念一些书,多学一点知识!小时候读私塾时,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几百年人家无非行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是旧时科举制度的产物,但是对我影响深之。”
“就像中国古语中所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陈大龙不免惊讶地说道:“是的!看来你老汉对我们中华文化的了解还真不少!你知道吗?!象我和苏连长这样念过一点儿书的人,在咱们队伍里就算是文化人了,实际上不过是认识几个字罢了,跟你比起来差远了!”
汉斯颇有感慨地:“军人是很无奈的职业!我们都热爱和平,不愿意拿着枪杆子。学生应该上学,工人应该做工,农民应该种地。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德国的农村,种地,写书,过神仙般的日子。可是希特勒硬要发动战争,把德国变成了战争机器,一切美好的梦想都打破了!就像日本人侵略了你们的国家,你们的学生、农民、工人也不得不拿起枪杆子,参加八路军!”
“对矣!中国有句古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军人是很无奈的职业,是相对于战争的残酷性而言的。对被迫走上反侵略战争战场的军人来说,它又是光荣的!”
“就是这个道理!为正义而战的军人是光荣的,神圣的!”
“老汉,问你一个问题,你在德国见过希特勒吗?”
“噢!小马他们也问过这个问题。见过!就跟宣传画上的一样,留着小胡子,擅长演说,很有――煽风性!”
“煽动性!”
“对,煽动性!这两个词我总是搞混。”
“那你见过马克思吗?”
“几乎每个我碰到的中国共产党员都问过我这个问题,马克思的那个时代,我的妈妈还没有出生呢!”
“哈哈!时间不早了,不影响了你了,你也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赶路呢?”
“遵命!”
陈大龙起身走了两步,又回过身:“老汉,跟你在一起。长学问啊!”
汉斯认真地:“我也一样,跟你在一起。长学问!”
他耸了下肩:“嗯哼!”
汉斯也摊开手:“嗯哼!”
特务连完成了在敌后袭扰敌人的任务,返回山区与主力部队会合了。
敌人对山区的“扫荡”进攻更加猛烈,通过无线电监测,日军始终追着我主力部队和机关。山东党政军机关人员和抗大一分校的几千人,被困在大青山主峰下的山凹里。
特务连奉命占领大青山主峰,掩护机关和抗大一分校突围。
敌人密集的炮火一齐向我阵地上倾泻,飞机也前来助战,大青山笼罩在烟火之中。
陈大龙沉着地指挥部队一次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战士小侯刺倒两个鬼子,敌人一阵机枪扫来,小侯负伤,汉斯抱起小侯,大叫道:“卫生员!卫生员!”卫生员跑过来,把小侯背起来,撤了下去。
战士小马身负重伤,几个鬼子慢慢接近他,他拉响身下的几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敌机飞得很低,狂叫着从头顶飞过,战士们举枪射向敌机,不少战士被敌机投下的炸弹炸死。
汉斯看到一个个可爱的战士牺牲,抄起枪来,悲愤地向敌人射击,他击毙了一个鬼子:“这是为小毛驴儿的!”又击毙一个鬼子:“这是小猴子的!”“这是小马的!”
部队伤亡越来越大,夏长富面对3个鬼子,用驳壳枪打死一个,枪里没子弹了,捡起步枪与鬼子拼刺。刺倒一个鬼子,另一鬼子的刺刀刺过来,他急忙一闪,脸上被刺刀划开了一个口子,他反手一枪托抡过去,将鬼子打死。
这时,从我军阵地后方上来一支部队,杨二柱兴奋地叫道:“连长,增援部队上来了!”
陈大龙非常高兴,只见上来的百十人的队伍只有几支枪,多数人空着手,他疑惑地问带队的干部:“怎么回事,你们是?”
“报告陈连长,我们是抗大一分校五大队的学员,周校长命令我们来支援你们,听候你的命令!”
“好,来的真是时候!捡鬼子的枪,进入阵地!”
增援力量起到了作用,敌人的进攻气势暂时被压了下去。
一个鬼子偷偷瞄准了汉斯,在他身旁的小牛眼明手快,一把抱住汉斯滚向一边,敌人的子弹打在了小牛的屁股。血顺着大腿流了下来。
汉斯转过身来问他:“小牛,你没事吧?”小牛赶紧遮掩一下,没让汉斯发现伤口,笑着:“没事。”汉斯又抄起枪,向敌人射击。
新上来的一个学员,使劲甩出一颗手榴弹,手榴弹飞行距离很远,但是没有爆炸。“笨蛋!没有拉弦!”陈大龙说着,拿过一颗手榴弹, 一边说着,一边拉出弹弦,把手榴弹扔了出去。
“再来!”那学员又扔出一颗,在远处的敌群中爆炸。
“呵!好小子,扔的够远的!再来!”那个学员又把一颗手榴弹扔出很远。
“好样的! 叫什么名字?”
“孟庆元。”他呲着两个虎牙笑了,透着浓浓的山东腔。
“没打过仗?”
“刚参军不到一个月,还没摸过枪呢!”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杨二柱!”杨二柱应声奔过来,“给他一箱手榴弹!”
孟庆元守着一个手榴弹箱,一颗一颗地扔向敌群。
汉斯又射死一个鬼子:“这是小—-”,敌人的密集炮火打过来,小牛一个跃起,用他瘦小的身躯扑在汉斯身上。炮火过后,汉斯推开身上的小牛,坐起身来,发现小牛已经牺牲了,他喊了几声:“小牛!小牛!”轻轻地把他放下,抄起枪来,又一阵炮火打过来,汉斯伏身隐蔽。
陈大龙过来对汉斯严厉地:“老汉,你必须下去!”
汉斯也以从没有过的严厉说道:“我很好! 不能下去,我要为他们报仇! 大龙连长,不能再让这些可爱的战士为我牺牲了!”
“那你就更应该下去!”
“我也是战士! 不能下去! 这个时候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敌机飞了过来,丢下一颗炸弹,陈大龙拉倒汉斯,扑在他身上。爆炸过后,两人坐起来,汉斯看看不远处的炸弹坑,又看看飞过的飞机:“他的技术不好,炸得不准!”
他发现汉斯的腿上有血:“你负伤了?”
汉斯看看自己的腿:“没事!”疼得咧嘴起不来。
“杨二柱!快! 把汉斯抬下去!”杨二柱和朱福把汉斯抬上担架,刚走出了不远,又一架敌机飞过来,炸弹在他们的旁边落下,杨二柱和朱福同时扑向汉斯,杨二柱壮烈牺牲,朱福也身受重伤,八路军战士的血和汉斯的血流在了一起,几个战士又把汉斯抬上担架。陈大龙连声喊着:“老汉!老汉!”
汉斯慢慢地从手上摘下手表,递给陈大龙:“这个送给你,你用得着!”
陈大龙喊道:“不,老汉!你会没事的!”
汉斯痛苦地笑笑:“我去德国老乡马克思那儿报到。”,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老汉! 汉斯! 你不能死!你醒醒!”他慢慢放下汉斯的遗体,悲愤地抓起一挺机枪,向天上的敌机猛烈地射击,将一梭子子弹打光了后,他扔下机枪,看着周围特务连和学员队的战士们,血红的眼睛里冒出了火,抓起身边三八大盖,大吼一声:“全体上刺刀!”
战士们齐唰唰地上起刺刀,陈大龙第一个跃出战壕,怒吼着:“为汉斯同志报仇,跟我上!”
脸上缠满绑带的夏长富也站起来吼道:“为汉斯同志报仇!”与陈大龙带头冲出去。
战士们跃出阵地,平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圆睁着复仇的眼睛,几乎是发自同一声音的充满血性的“报仇---!”,震天动地,响彻山谷,久久回荡。
头上缠着绑带,嘴角还在流血的朱福从担架上跃起,抓起一枝步枪,冲向了敌人。
在一片“报仇!”声中,一把把刺刀狠狠地刺入鬼子的身体,又狠狠拔出,鬼子一个一个地被刺倒,一个个手榴弹飞向鬼子。刺刀的碰击声、刺入敌人身体的噗哧声、敌人的惨叫声和手榴弹爆炸声混在一起,鬼子被我军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吓傻了,连滚带爬地退了下去。
战斗结束后,汉斯被安葬在他牺牲的地方,墓前的石碑上刻着醒目的大字“国际主义战士汉斯之墓”,落款是“八路军一一五师1941年立”。为掩护他而牺牲的特务连三班战士拱卫地埋在他的旁边,分别是小羊、小牛、小马、小毛驴儿,音容笑貌,仿佛历历在目。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人、当地群众,陈大龙特务连、苏瑞连、抗大学员队等,在墓前向这位忠诚的国际主义战士致以敬意,哀悼的枪声划破天空,凄厉而悲怆。
陈大龙向罗政委敬礼,沉痛地说道:“政委,我没有完成任务,请求组织上处分我。”
罗政委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缓缓地:“战争总要要死人的。”
人们渐渐离去后,陈大龙独自一人默默地坐在汉斯的墓前,心情沉痛地抚摸着那块手表,汉斯的牺牲成了他心中一块久久不能忘却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