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

超约古今

都市生活

第一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团408号战车车长曹常杰没有想到,入朝后的第一仗竟然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四十六章

击鼓 by 超约古今

2018-5-28 19:32

第四十六章
  暗夜里的大地显得特别静谧、辽阔。
  几个姑娘望着来自十五军的杨排长,平静的外表掩藏了狂跳不已、无法平静的心。志愿军、解放军,已经不再是一个整体概念,如今已经化为了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个体,他们和自己一样,和平时见到的父老乡亲毫无二致,但是他们又不一样,随着讲述,姑娘们渐渐明白,不一样的原因是他们被组织起来,大家拧成了一股绳,是组织的力量将个体的作用发挥出来,甚至发挥到了极致!
  上甘岭上英雄辈出,这让十五军的番号被听故事的人都牢牢记住了。乖乖,一个军,几万人,几乎人人都敢和敌人拼命,这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呀?带着这些虎贲勇士的一军之长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呀?恐怕得是关羽、张飞式的人物,不对不对,这两人都没有善终,应该是赵子龙式的人物才对!
  经过多日血战,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不约而同稍做休整,战场上也出现了少有的短暂寂静。躲在坑道里的八连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除少数人继续对敌人保持警戒外,大部分战士都睡着了。三个排长陪着连长和总部联系,此时军部已经直接指挥坑道部队了,平时难得一见的秦军长虽然现在同样见不着,但是几乎可以听听听到他的声音,得到他的命令,这让八连的几个基层军官感到莫大的光荣,将军亲自坐镇指挥,自己可千万不能丢脸呀!
  军长告诉他们,已经呈请第三兵团为四十五师再补充4000新兵。同时预见到战役继续发展下去,单凭四十五师好是不够的,已开始考虑动用军预备队二十九师。
  军长同时告诉英勇的八连一个好消息,八连的大名连第三兵团司令都知道了。几个人更是激动不已,不为别的,这位兵团司令可是当年受到过毛泽东高度赞扬的一个人呀,他传奇一般的战斗历程让每一个人都敬佩不已。
  杨排长的话让听众纷纷揣测起来,除了彭德怀将军被毛主席赞誉为“彭大将军”之外,还有谁能得到他的高度赞扬呢?陈赓吗?他不是早就回国到哈尔滨当院长去了嘛!
  兵团司令叫王近山,也许几个姑娘不知道,但是稍长一些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人送外号“王疯子”,可是不得了的一个人物!
  王近山,与秦军长同乡,都是湖北红安人。15岁就参加了红军,历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师长,是一级一级打上来的实力派将领。抗日战争开始后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跟随刘邓近二十年,是刘邓极为倚重的虎将,以其强悍的战斗作风更是勇冠三军,在战争中先后负过八次伤,从这些战伤就足见其勇猛,因他在战场上厮杀起来如痴如疯,因而才有“王疯子”的绰号。他当了高级指挥员后,每逢战斗上级指定得有六七个警卫员跟随,这些警卫员的职责只有一个——负责连拖带抱阻止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就这么一种性格,最喜欢特立独行,也最让枯燥的军旅生活充满传奇色彩。
  1943年10月,他奉命率一个团化装成百姓,昼伏夜行,途中不求战不恋战,尽快驰援延安。结果走到山西临汾的韩略村,他见这里是日军占领区的心脏地区,而其戒备却极其松懈,就决定组织伏击战,狠狠打击一下日军的嚣张气焰。要知道他的任务不是寻找战机作战,而是不求战不恋战全速行军赶路,在没有任何友邻部队支援,孤军作战的情况下,即使打胜了也没有功劳,打败了则责任重大!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毛毛记起来孙子兵法里的这句话,原本是古书里平常的一句话,现在可算在现实里见到有人实践了,这个人胆子真大!
  杨排长没想到此刻毛毛动着的小心思,他一心只顾往下讲。
  “王疯子”这个绰号可不是平白无故的,当时部队里应该和今天一样,都是有着严格纪律约束的,可不是你想干啥就干啥的!但是,此人决心一下,那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他把胸脯一拍,坚决打完了再走,说有什么事都由他一人承担责任!
  没想到的是,他们伏击的日军车队恰巧是日军支那派遣军组成的一个什么战地参观团,其成员清一色都是日军中高级军官,此役歼灭120多人,其中包括一名少将旅团长、六名大佐联队长和近百名中佐、少佐军官。你说,单凭次功,毛主席还会不高度赞扬?
  王司令不仅胆大包天,而且还很有谋略,所以他出任兵团司令,曾经让兵团上下引以为豪!跟着这样的司令打美国鬼子,准没错!
  战士们醒来后,连长传达了军长的问候和指示,这让全连上下士气大振。
  22日战斗再度打响,争夺的焦点就是八连所在的一号坑道。美军对坑道口用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用炸药包爆破;向坑道里投掷手榴弹;甚至使用P—51飞机低空俯冲扫射。美军火力又猛,坑道口又窄,眼看情况危急,连长立即召唤纵深炮火支援,用炮火制止美军对坑道口的破坏。
  等天色一黑,部队就组织小分队从坑道出击,四下炸地堡、摸哨兵,搞得美军草木皆兵,夜不得宁。当时电台里通报表扬了二号坑道的部队,他们几乎每晚都组织夜袭,严重威胁着美军。
  尽管如此,坑道里的部队情况还是日渐恶化。为了改善坑道部队的处境,四十五师决定于23日晚组织一三五团五连协同坑道里的八连实施反击,力争夺取地表上的两块阵地。只可惜,这却是一场不成功的反击!
  这天天刚黑,“喀秋莎”火箭炮团就以一个营8门火箭炮对597.9高地进行了两次齐射。可惜由于高地面积太小,大多数炮弹都落在山下,只有十余发命中预定目标,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前面曾经讲过,喀秋莎就有这个弱点,劈头盖脸一阵轰,可是缺乏些准头,另外,也很容易暴露目标,打完后必须立即撤退,否则容易遭到美军的报复轰炸。所以,轰炸效果不理想后也不会再次进行轰炸。随后步兵发起了攻击,八连冲出坑道由主峰向东北山梁进攻,五连则从东北山梁顶端向主峰攻击,两个连实施两面对进合击。
  这个五连曾在之前的朴达峰阻击战中因麻痹大意,对美军夜袭毫无防范,致使广德山阵地连同配属的3门60毫米迫击炮一同被美军夺去。此时,正一心想在战斗中洗雪耻辱。但五连受领任务时间急迫,还来不及仔细观察地形就投入了反击,加上连长求战心切,没有组织战场侦察,指挥部队直扑目标阵地,结果却陷入美军的预设伏击圈,在美军密如暴雨般的枪弹下,全连伤亡过半,只剩下十多人得以生还。
  正是因为五连的失利,八连失去了策应,变成了孤军奋战,最后经过九次反复争夺才攻下目标阵地,然后再继续向主峰阵地推进,美军则因解除了五连的侧翼威胁,没有后顾之忧乘机向我反扑,连长只得于24日凌晨三时下令放弃反击,再次退守坑道,此次反击八连出击的部队几十人最后仅剩下5人,在五天中第二次损失殆尽!
  杨排长再次幸免,这让他在为战友牺牲难过悲痛之余,自已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好运气。
  秦军长一直关注着战况,接到报告后,在报话机里听得出来他心情异常沉重。这边八连也很沮丧,都意识到美国鬼子不那么好打了,当时有一个战士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说是因为美军占领了阵地已经好几天,不仅熟悉了地形,构筑了工事,而且还利用了我们的一些工事、坑道,这就大大增加了其坚守的力量。这个聪明的战士后来也不幸牺牲了。
  为什么自己对没有受伤感到幸运呢,这也是当时险恶的战场环境造成的。
  一线巨大的伤亡使得战地救护工作骤然增加了,火线救护人员要冒着猛烈的炮火从阵地上将伤员抢进坑道,但付出的代价也实在太大,曾有过为抢救一个伤员而牺牲了七个人的惨剧!因此师部特地下令在炮火猛烈时停止抢救伤员,同时严令火线运输员将物资送到后不得空手返回,必须带回一个伤员。即使从阵地上救下的伤员,也还得经过二三公里的山路送至营包扎所,经简单处理再后送十余公里外的军师野战医院,这一路上不仅山路崎岖难行,还有美军五处飞机固定封锁点和多个炮火封锁区,很多伤员在半路上就停止了呼吸,所以,索性不如战死,否则受伤了,给别人带来麻烦和危险不说,最后往往也会死在被送往后方医院的路上。
  说实话,杨排长当时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并非每次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可一可二不可再三,自己这条命,已经够本了!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