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抗战之承诺如山 by 超约古今
2018-5-29 06:01
第六章
这天薛岳将军来基地视察。
第二总队原本是营级建制,整训期间被扩充,模仿日军步兵联队编制,共有官兵3870人。
日本陆军一个常备主力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一个旅团大约7700人,下辖两个步兵联队,每个联队又下辖三个步兵大队,相当于中国营的建制,但是日军这样的“营”有1200多人,其下再辖有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重机枪中队,每个步兵中队大约250人,远远大于国军一个连的人数。另外,师团还直辖约1400人的骑兵联队、约2500人的炮兵联队、约1500人的工兵联队、约2800人的辎重兵联队。
第二总队下辖三个步兵营,每个营1000人,下辖三个步兵连和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连,另外总队直辖一个步兵连,一个轻机枪连,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连,团部70人,可谓人强马壮,武汉卫戍司令部也想通过模拟日军军队编制更好地熟悉对手,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
一营营长由副总队长顾建安兼任,这是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人,每天仿佛都在想心思,他有个兄弟在司令部。二营长是张弘毅参谋长兼任,赵昆仑是三营长,他的几个中队长都是总队安排的人,赵昆仑也不太熟悉,但至少目前,还看不出他们对这个有文化人气质的营长有什么不尊敬。
薛岳将军来之前,指派副官告诉鲍总队长,让三个营各自训练,薛将军将分别考察,比较优劣,奖功罚过。命令传来,三个营长各自在自己的营地全力准备,一时总队上下掀起了大练兵的热潮,直到这天薛总司令到达。
赵昆仑的三营自然是排在第三个视察的,直到将近中午,薛岳将军一行数人才来到三营营地,随车而来的还有总队将领和一营、二营主要将领。张弘毅冲赵昆仑点点头,其余人却并不看他,直奔早就设好的主席台,一声令下,表演宣告开始。
按照常理,队列训练和格斗、突击、翻越障碍是必备的项目,赵昆仑和几个连长曾经开了个会,让几个连长各抒己见,但都离不开这几个项目,无外乎次序上不一样而已,赵昆仑耐心听他们说完,他皱着眉头问几个手下:“前面两个营会不会想到这些?你们认为看了两遍的薛将军还有多大的耐心再看第三遍相同的表演?”看着几个手下不吭声了,他接着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也不藏着掖着,拿点好东西出来,把我们最近演练的杀手锏拿出来,也让他们帮着参谋参谋,看看这些招式管不管用?”他对几个连长分别言语了几句,让他们各自准备。
说实话,近阶段通过集训,第二总队官兵体能有很大提高,加之建制做了调整,提拔了一批上次作战的有功人员,加之弹药充足,所以总队上下士气高昂。这次薛岳作为最高统帅亲自任命的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来视察,总队上下高度重视,看着不拘言笑的薛总司令端坐在主席台上,张弘毅不仅为他从南京带来的兄弟捏把冷汗。
赵昆仑发出命令,演习开始,几百米外的阵地上鸦雀无声。
突然,三枚信号弹升上天空,一对穿着日军服装的军人对前方一个阵地发动了进攻,自然他们遭到了国军阵地的狙击,重机枪也响了起来,枪声一响,这队日军迅速卧倒,依托地形边还击边前进,重机枪的射击越来越靠近他们的头顶,直到把他们牢牢地“钉死”在地上动弹不得,看得众人不禁都有些变色——这弄不好会出人命的!突然又是三发信号弹升起,国军阵地枪声全无,日军的迫击炮响了起来,直接砸在国军的阵地上,立时尘土飞扬,硝烟弥漫,这是日军惯常的打法,简洁高效,不知道有多少国军士兵死在这种炮弹的轰炸下,还有一种掷弹筒,也被日军操纵得随心应手,指哪打哪,国军受够了这两种轰炸的苦,今天虽然明知是演戏,但看到几乎饱和式的轰炸,也情不自禁为刚才抵抗的那队官兵担忧起来。
这边一声令下,迫击炮声停止,步兵马上冲锋,眼见日军冲上国军阵地,没想到枪炮声瞬间响起,前面的日军纷纷“中弹”倒地,后面的不顾一切向前突击,激战之下,国军不支,纷纷后撤,日军哇哇地叫嚷,跳进国军的战壕。
主席台上,拿着望远镜观战的将领们几乎都站了起来,他们实在不能理解赵昆仑这么安排的原因是什么?赵昆仑微笑着站起来,带头走了过去,随后,众将领快步跟上,他们倒想看看这个新来的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张弘毅在后面狠狠跺了下脚,最后一个跑步跟了上去。
战壕里,“日军”虽然占领了阵地,但是战壕挖得实在高了一些,“日军”够不到战壕边缘,更别提射击了,正在哇哇乱叫,手忙脚乱往外爬,狼狈相看得将领们都笑起来,此时,国军反杀过来,团团包围了战壕——结果可想而知!
一阵沉默后,观战将领一片掌声,原本带着嘲笑神情的一营长有点犯傻,最后很不情愿也拍了几下巴掌,而最后跑上来的张弘毅则冲着赵昆仑胸口捶了一拳,满脸欣喜。
薛司令微笑着直点头,从早上到现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直到现在,他才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虽然吃饭的时间已到,但是他要趁热打铁,马上召开现场会。
“战争”在这一刻凝固了,士兵在这一刻石化了,活生生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战场,相信这样的现场解析——来自将军的解析——足以让参与者终身难忘。
不说“日军”的步炮配合精准,不说国军的机枪反击漂亮与“扣人心弦”,单是国军战壕的高度就让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疑惑不已,看着他们探寻的目光,赵昆仑一挥手,两个士兵拎着一根三四米长的枕木上来,枕木高30公分,细细长长,上面布满了鞋印。
众人醒悟过来,一阵大笑。
原来,赵昆仑和他的几个连长在训练中,深感国军以防御战为主,面对日军优势炮火,不仅要强化防御工事,而且充分利用了长江中游山地多、土质坚硬的特点,尝试构筑了一种独特的防御工事。
这种防御工事是赵昆仑受江浙一带渔民诱捕章鱼的启发而想出来的,先将掩体挖成陶罐状,这种陶罐肚大顶尖,两三个班挖一个,然后用壕沟将各个陶罐体连接起来,相互沟通,四通八达,壕沟上用粗大的枕木以铁码钉密密麻麻钉牢钉紧,然后覆盖上厚厚的泥土,人躲在下面,非常坚固安全,敌人的炸弹很难穿透进去,即便上面炸塌了,躲在下面的人也能顺着壕沟逃命,更绝的是,针对日本人个头矮小的特点,赵昆仑特意下令将壕沟和掩体挖深了30公分,作战时脚下垫上枕木,万一失利撤退就将枕木带走,日本人即使占领防御工事,他们一时也拿这样的工事派不上用场。
薛岳将军的一番话深深影响了在场的官兵:“自从七七事变以来,无论在上海、还是南京、徐州,我们都是在撤退、撤退、还是撤退,现在,我们的身后是武汉,退无可退,再退,中国就亡了,我们这一代军人就要成为民族的罪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的战斗就是中日两国的决战!日本人早在七七事变爆发后就叫嚣三月亡华,结果打了三个月,上海也没有拿下来,现在,抗战全面爆发快一周年了,日本人一直都想和我们的主力决战,逼中国投降,好家伙,30万兵力,南北两路,不可一世嘛!我们呢——有什么?有你,广大的弟兄们!有你们的长官,有我,还有最高统帅!我们有这大山大水适合防御的好地利,我们有打了一年防御战的经验教训,我们更有百万军队和千万民众!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牢记军人职责,我们将信守国民政府对全国民众许下的抗战承诺:抵抗到底,决不投降!”
全体受训官兵振臂高呼:“抵抗到底,决不投降!抵抗到底,决不投降!抵抗到底,决不投降!”呼声若雷,久久在山间回荡。
午饭后,马上召开了营以上军官作战会议,薛岳将军重点表扬了三营务实有效的作战训练,对他们打破常规,根据实战总结琢磨出崭新的防御工事大加赞赏,要求全战区加以推广。接着话锋一转,介绍起目前的战况,自波田支队侵占彭泽、湖口以来,该支队因连续作战疲惫不堪,休整了十几天,于本月22日出发杀向江防重镇九江,23日凌晨,他们故伎重演,再次偷袭得手,在姑塘以南国军阵地登陆,守军不知何因,在敌人登陆后四个小时才报告呼叫援助,赶去增援的128师又是一支由湘西土着改编成的部队,没打几下就溃散而逃,之后波田支队包围九江,国军形势很不利,被迫放弃九江,退到二线阵地防守。
“从马当失守到九江陷落,正好一个月的时间,没想到日本人的推进速度这么快。”鲍长义感慨道。
“难道始终是波田支队孤军深入?台湾军竟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张弘毅很诧异,在他眼里,当初湖荡和香口的战斗日军也不过如此。
“波田支队始终是主攻,106师团和101师团助攻。我们得到情报说,即便日军推进速度很快,但是日军指挥部依然对推进速度不满,他们希望迅速拿下武汉并一举结束对华战争。”薛岳补充介绍。
“另外,中共对我们的抵抗提出了他们的建议,他们认为,依托阵地消极防御的思想要不得,做法也不划算。存人则存地,要多打运动战,抓住机会多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样更有利于持久作战。你们这些一线的将领,谈谈你们的看法。”薛岳将军探询的目光扫视在大家的脸上。
此言一出,赵昆仑眼前一亮,是呀,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下,任何坚固的阵地都很难守住,南京城600年的明城墙挡得住日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吗?马当要塞也被认为是固若金汤,最高统帅原本寄希望于守军能坚守至少一月。彭泽、湖口、九江看似层层设防,实际始终是被动挨打,日军凭借优势火力和武士道精神,攻城拔寨不费什么力气,一旦受挫,使用毒气、飞机轰炸、增援部队包抄穿插什么都来,顶多多耗费几天时间,阵地还是守不住,消极防御确实成问题。
相反,抓住有利时机,狠狠打他一家伙,多点出击,不断消耗他的兵力,甚至不间断袭扰他们的营地,让他们得不到好好的休息,让他们忙中出错,我则抓住战机消灭其一部,不断积小胜为大胜,这就像做生意一样,说得难听一点叫做蚊子肉也是肉,说得好听叫做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赵昆仑还是头一次在集团军总司令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他的直率和打的不太恰当的比方让不苟言笑的薛岳也不禁莞尔。
薛岳不急于表态,发问道:“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先打波田支队还是106、101师团?”
“俗话说得好,擒贼先擒王!能够先打掉波田支队,自然就震慑了其它日军。但是,目前我们没有这样的资本,消耗战,我想要用拖字诀,任他多凶多猛,我们掰掉他的大爪子,看他横行到几时?先打助攻部队,捡软柿子捏!”赵昆仑慷慨陈词。
话音刚落,薛岳一跃而起,打量着赵昆仑,眼里是平时将士难得一见的欣赏目光。
“好样的,不愧是在首都打拼多年的儒商,见多识广,才堪大用!”薛岳大声赞美,“下面,我宣布集团军总司令部命令,即日起第二总队改名为第一游击支队,由集团军司令部直辖,前出到德安、南浔一带粘住106师团、101师团,相机消耗其有生力量,积极寻找战机,为大兵团围歼创造条件。记住,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不许恋战!”薛岳可不想这么个宝贝部队几天下来就打光了。
同时决定,鲍长义和顾建安率领一半人马为左翼,赵昆仑和张弘毅两个营为右翼,互为犄角,互为呼应,要像两把铁扫把横扫过去!
8月的南浔线早已不复平日的安静,中国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数十万人马和日军在这里前后厮杀了两个月,国军在薛岳指挥下,防御作战的同时,也穿插了一些运动战,也就稍微换了一种思维,加进去一些新的打法,就取得了不小的战果,而这一切除了第一兵团各参战部队将士用命之外,还跟第一游击支队的神出鬼没大有关系。
赵昆仑像个精明的商人一样,绝舍不得轻易损失人马和物资,他和手下的连长们约定好,遇到大队鬼子坚决不打,遇到小股鬼子,集中3倍以上的兵力干掉他,如有敌人增援,绝不恋战,一个连一次战斗损失十人以上,连长就要关禁闭。
遇到这样的上司,连长不好当了,又要惊扰敌人,又要减少伤亡,这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脑袋不是光用来吃饭的,是要想事的,连长们到参谋长处诉苦,被张弘毅好一顿教训。
士兵们可乐了,当时的国军部队里到哪找这样爱护士兵的长官呀!打仗时,要士兵往前冲,立功领赏时,长官站在前面,虽然都说战死光荣,可普通士兵能够有几个亲眼看到长官光荣战死的,还不是让兵们当炮灰吗?
现在好了,长官不要我们轻易死,这真让人没话说,只能好好打!打不赢就走,以前跑,有督战队,有连坐法;现在跑,天经地义,跑了是为了再打,转一圈回来,再干死小日本!
这天,赵昆仑和张弘毅合兵一处,近两千人马动静原本就不小,赵昆仑还特意让部队拉长行军队列,让通信兵骑着马到处传达“师部”命令,张弘毅知道,赵昆仑又要对小鬼子使坏了。
日军这边,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还在纳闷,近日来中国军队频繁的袭扰让他有吃饭总被苍蝇干扰、睡觉总被蚊虫叮咬的腻歪感觉,原本天就比较燥热,加上日军总部一再催促他进兵,他更是烦不胜烦,突然传来消息说附近有国军的一个师在活动,而且前进方向不明,作战意图不明,并不像是要据守什么地方的部队,也不像过路的,就在附近打转,这种打法很是少见。“吆西,支那军这是想干什么?”松浦实在琢磨不透。
国军这边,赵昆仑终于向他的异姓兄弟透露了他的意图。
平心而论,106师团在日军中只能算第二梯队,抗战爆发时,日军的常备军就只有常设的17个师团,番号分别为近卫师团,第一至第二十师团,没有十三、十五、十七、十八这四个师团,他们早在1925年就被裁撤了。
一次大战后,日本爆发了一次经济危机,加上1923年日本又遭受关东大地震的沉重打击,财力困乏,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加之国际舞台上,一次大战后都要恢复经济,实施战后重建,故此裁军潮起,日本也顺势裁掉了四个师团七八万人,这些人有都作战经验,但是被裁掉后毕竟要生活,所以干什么的都有,抱怨政府的也大有人在,12年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对军队加以扩编,就把这些人重新召回部队,这些再回到部队的人情况可就复杂了,其中不少人看透了战争,所以真打起来并不想卖命。眼前的106师团作为战时特设师团,主要是以第6师团预备役人员、加上这些常年当了多年小商贩、农民得退伍老兵组建而成,放着这样的侵略者不好好教训一下,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赵昆仑一番话说得张弘毅直点头,奶奶的,这些都是从哪踅摸出来的呀?
赵昆仑故作神秘,其实他都是现学现卖,从古井那里打听到的,在安全区的那些个日子里,赵昆仑几乎没有话说——尽琢磨事了。结识了古井后,赵昆仑的话多了,从古井那学到不少好东西,现在才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一步疑敌,让敌人起疑,摸不清我们的用意,他就不敢轻举妄动。而日军总部必会催促他前进,这就让他左右为难,他只要一动,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赵昆仑信心满满。
看到松浦淳六郎按兵不动,赵昆仑派出了多支侦查分队,同时在军队里做了必要的准备,一切就等敌人行动了。
看着赵昆仑悠闲自在的样子,张弘毅也放松下来了。
没想到,这天傍晚,赵昆仑下令全部开拔,除了武器弹药外,其余物品一律不动。部队很快就消失在黑夜中。
松浦的兵不久后就出现在国军军营附近,影影绰绰悄悄合围过来。原来松浦还是准备赖着不走——身边这支支那部队成了最好的借口,干掉他们可以在上司那里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也可以邀功再休整些时日,说实话,自从师团5月份在本土组建,马上就开赴中国武汉地区作战,到现在三个月下来,几乎每天都在行军打仗,在本土很多官兵梦想的在中国好好享受的日子一点都没有实现,反而处处担惊受怕,连晚上睡觉都要睁只眼睛。
他算计好了,这支国军战斗力绝不会强,不过一个师毕竟有上万人马,人少了不行,所以他亲自带着大队人马出发,先走反方向,故意做出远去的架势,到黄昏,命令一改,师团大队人马掉头杀奔过来。
夜深人静,师团长接到前方111旅团长和136旅团长报告,合围业已完成,只待一声令下,就可以铁壁合围,扫荡残敌。
赵昆仑当初找的宿营地是一片半山腰,他让手下搭建了很多简易的帐篷,还砍伐了树木建立了一排临时指挥所,铺设电线,还真的挺像回事。
松浦从山脚往上攻,他所说的合围是指外线合围圈,在他看来,皇军冲杀上去,支那军必定逃窜,外围的包围圈一合拢,就可大功告成。
行动被松浦定在午夜时分,大战前,松浦闭目养神,这也是他的一个习惯,战争归战争,闲暇时是要享受安宁和轻松的。
夜很黑,也很静,这是松浦最喜欢的格调,天天听到枪炮声,难得的安静来之不易。
手下人轻手轻脚,他们耳濡目染,也把这样的战斗看得很平常,仿佛一次好友在山中的会猎而已,结果可想而知。关键是不能打扰了师团长。
战斗在午夜准时打响,师团的炮兵联队一阵炮火急袭,之后,步兵发起冲锋,战斗异常顺利,前方报告说,支那营地被全部占领,而支那军则去向不明。
松浦的眼睛猛地睁开了,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支那军给自己上演了“空城计”?那他们到哪里去了?
就在此时,手下拿着电报急冲冲过来报告,大本营遭到支那军袭击,人数不详,但是不像一般的军队。
大本营留下一个大队人马,1000多人,以战力看,对付支那一个师不成问题,松浦倒也不太担心,这边只要杀回去,照样可以取胜。
于是他下令,毁掉支那军的营地,全体回去。
一路上,倒也没有觉得枪炮声有多激烈,黑夜里一阵一阵的机枪声响过,很快就被黑暗吞没了,到最后,竟然都没了声音。
支那人撤走了?坐在车里的松浦很是纳闷。不过,很快就释然了,在当时的武汉外围作战中,一次能让大日本1000余名皇军玉碎的战例还没有呢!
可惜,这个战例就在他眼前发生了。等到他回到日军营地,东倒西歪的尸体,满目疮痍的工事让他再也无法保持平素的优雅了,而且,火药库被支那军洗劫一空,粮食也被带走了一多半!他暴跳如雷,这个消息传出去,同僚会怎么看他呢?
松浦恼羞成怒的时候,赵昆仑和鲍长义已经合兵一处,然而针对106师团的下一步行动,两方却有不同的意见。
按照鲍长义和顾建安的思路,现在的第一游击支队人强马壮,武器弹药充足,完全可以和松浦明刀明枪地干上一仗。不必畏畏缩缩,游击战毕竟不是正规战法。
下层官兵不少人也都觉得可以痛痛快快打一仗了,夜袭虽然奏效,但是不太光明正大,许多日军在睡梦中就见了阎王,会不会向阎王爷告上一状呀?
赵昆仑不禁摇摇头,日本人偷袭时可是稳准狠,绝不讲情面的。自己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学会了日本人惯用的偷袭多杀鬼子有什么不好的?难不成每次都要死上那么多人,阵地又丢了,最后还算英雄?
“哎,如果当初不是唐生智逞英雄,南京保卫战也不至于打成那样,十来万国军兄弟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张弘毅抱怨道。
“一将功成万骨枯!读书时我总有感慨,为何不能尽量少死人,普遍采用机动灵活的作战在实战中到底可行还是不可行?”赵昆仑感叹起来。
“作战是需要严格规范的,军校或者讲武堂里教官上课都是严格按照要求来的,纸上作业有一点偏差,都是要遭到教官严厉训斥的!”顾建安在旁边插嘴,他对游击作战没有研究,一门心思偏向阵地防御战。
“阵地防御也需要,日军每前进一步我们都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当然,我们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现在探讨的是,如我们一样的部队可否能够多一些,游走于防御的国军和进攻的日军之间,不时地刺上日军一下,和国军阵地防御相互补充,互为表里,我想这也是薛总司令设立第一游击支队的初衷吧。”赵昆仑尽量放缓了语气,他并不想遭到更多的不解和反对。
最后,争论也没有结果。战果报了上去,除了受到司令部的表扬之外,也就没了下文。确实,当时双方杀得难解难分,每天都有战况汇报,这样的一场无关大局的夜袭也不可能改变国军被动局面,丢城失地、情势危急才会引起重视,反之,一个游击支队骚扰敌人夜袭成功表扬一下就行了。
殊不知,多年以后有人说,看似不经意的南美一只蝴蝶扇动了下翅膀,却有可能引起北美洲一场风暴。在当时的战争中,也许一件小事改变不了战争的总体进程,但是一个局部的偶发事件,确实可以改变一支部队的命运。
松浦遭到了嘲笑和上司的申斥。这让他很不舒服,一直想扳回一局,可是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难说,你越寻求的反而越难得到,事与愿违的情况倒是比比皆是。
将近一个月,106师团在南浔线一筹莫展,举步不前。上司的申斥松浦已经不管了,反正没有充足的物资保障,松浦哪里也不去,而上司承诺的弹药补给一时半会儿又上不来——当地的交通被游击支队搞得支离破碎。
最后,松浦和手下上万人倒是在前线过起了小日子,而粮食一旦短缺,日军就会就地“征粮”,这可苦了南浔铁路沿线的村庄。
武汉会战的初衷,中国方面并不认为可以力保武汉不失,尽可能消耗日军,同时为大量工厂机关西迁争取时间是其中的目的。现在,南浔线战事胶着,国军反倒不急,日军着急又解决不了问题,眼看着一天天就拖了下来,没想到,突然杀出个程咬金来。
九江被占领后,波田支队和海军陆战队搭乘海军舰艇继续沿江西进,攻击下一个要点瑞昌;因为有海军的优势,波田支队在瑞昌东北的港口强行登陆获得成功,守军得到增援奋力抗击。8月下旬,日本增派第9师团在舰艇的护送下抵达瑞昌,其前锋第6旅团登陆后一路势如破竹,连下鲤鱼山、笔架山等要地,并最终于24日攻占瑞昌。占领瑞昌后,第6旅团本应该往西南攻击,切断粤汉铁路,可是看到南浔路106和101两个师团竟然被薛岳的第1兵团打得寸步难进,旅团长丸山政男觉得不可思议,一多事就杀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