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三章

抗战之承诺如山 by 超约古今

2018-5-29 06:01

第三章
  这之后,古井经常来转转,每次都由大卫陪着到赵昆仑的帐篷里坐坐,因为这个原因,附近的中国人凭空多了一份安全感,日本宪兵站岗放哨的时候,日本军人都是要绕道而行的,故此他们也就希望赵昆仑让这个好心肠的日本记者多来坐坐。
  只有赵昆仑几个人知道,他们正在商量怎么将张营长救出去。设计了多种方案,可惜都无法在这种全城仍旧戒严的情况下实行。一时,四个人都处于苦闷中。
  而这一天,意外发生的一件事促动了他们的灵感,也许这会是唯一的办法。
  最近,日军对安全区的骚扰又换了个新花样,不再是成群结队来抢人抓人了,两三个偷偷跑进来,逮住妇女就欺负。冷不丁地偷袭让人防不胜防。有一次安德列刚出安全区,这边两个日本兵就潜进安全区,一直摸到安德列住处附近,以为这里安全的一家人措手不及被日本兵堵在屋里,两个禽兽赶走男人就想欺辱女人,亏得男人机灵火速把安德列追了回来,安德列大声斥责日本兵,日本兵似乎很怕这个德国人,灰溜溜离开。但是不会每次都这么幸运呀!
  赵萱在这天的午后脱了厚重的棉袄,南京的冬日中午并不冷,有时南风一吹,甚至能有一二十度,赵萱的身材很好,亭亭玉立很是好看。没想到就在她翻看古井给她带来的一本相册的时候,两个日本兵偷袭了她。当时,父亲去了张营长的帐篷商量事情,自从那个妇人一家遇难后,帐篷里其余的人被大卫陆续安排在其余的帐篷里,这个帐篷就剩赵昆仑父女两人了,冷不防闯进两个欲火正旺的日本兵,赵萱被吓得大叫起来,之后竭力反抗,日本人最近照例都是不带枪来的,所以对赵萱的反抗一时没能得手,这么个标致的中国姑娘现在是很难看到的了——日本人往往抓获漂亮姑娘后都交给军官享用——这两个普通士兵对今天的艳遇很是兴奋,叽哩哇啦说了一通废话意图安抚反抗的赵萱,赵萱大声求救,渐渐体力不支——就在危急关头,两个已经按住赵萱的日本兵被摔了出去——古井救了赵萱!
  两个日本兵看到来人从怀中掏出日式军官配备的手枪时,就明白了古井的身份不低。当得知此人的舅舅是日本驻华副总领事,立即向古井立正敬礼。但是,他们也没有立即离开,询问这个中国姑娘怎么会有大量的战争照片。散落在地上的照片中有一张正好就在一个日本兵脚下,狡猾的士兵从这张照片上起了疑心,因为这是一张日本士兵放倒孙中山先生塑像的照片,照片拍自上海。像这种绝密的照片出现在一个中国姑娘避难的帐篷里是说不过去的。
  古井很镇定地听完日本兵问话,坦然回答:“这个中国女孩是我未来的太太,我们即将举办婚礼,请你们不要再来骚扰她。”
  两个日本兵傻眼了,言不由衷地表示祝贺外,还无耻地说这样的中国姑娘只有日本人才配享用,然后瞪了一眼闻讯匆匆赶回来的赵昆仑和张营长、大卫等人,悻悻地离开了。
  大卫懂点日语,将古井刚才讲的话翻译给了赵昆仑等人听,直呼多亏了古井的机警这才逃过一劫,但是难保这两个坏蛋不惦记赵萱,还需想想办法才好。
  张营长身上的伤也基本好了,刚才就准备跟出去干掉两个日本兵了,只是怕连累安全区的乡亲们,颇有投鼠忌器之感。当时的南京城,失踪一个日本兵都会招来日本人杀一百个中国人的报复,所以老百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为非作歹。
  古井向赵昆仑父女道歉,表示是急忙中应付两个日本兵的意思,并不想有损赵萱名节。而赵昆仑没有责备古井,他倒是陷入了沉思,赵萱也红了脸,她也没有说话。
  平心而论,古井在赵昆仑眼中还真是可以成为女婿的人选。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将女儿嫁给这个日本人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在国破家亡的这个时候,在南京人面前自己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他呢?
  但是,如果下一次没有这么幸运,赵萱的名节受辱,那么自己就会去拼命,万一自己有个意外,女儿无依无靠怎么办呢?
  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只有一个办法解决,那就是将女儿暂时托付给古井,让她们结婚,哪怕是假结婚。
  看着沉思不语的赵昆仑父女,张营长仿佛悟出了什么,他招呼古井坐下,这种事情自然需要有人点透,也需要好好商量一下,而大卫是不明白东方人之间的名堂的,这个“媒人”只有他张营长最合适。
  赵萱原本应该回避这类事情的,但是她刚从那骇人的危险中逃脱出来,现在感觉只有这几个男人才能保护她,离开一步她就感觉惶恐,所以她也只能留在帐篷里,但是却没有听到他们到底讲了什么,她在想自己的心事呢。
  接下来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古井向他舅舅汇报自己看上了中国商人赵昆仑的女儿,愿意娶她,而赵昆仑出于保护女儿的原因也愿意嫁女。第二步,张营长扮成赵昆仑的舅爷,女儿的舅舅,出现在结婚仪式上,这也是中国人的规矩。第三步,古井带着新婚妻子和妻子的亲人前往上海,那里是报社总部,汇报工作并按照中国人的礼节举办酒席。
  计划反复推敲,直到看上去天衣无缝。但是,在这个时刻,日本人会批准征服者中的一员用婚姻的形式明媒正娶一个中国姑娘吗?
  他们已经习惯了占有,已经丧失了人性,在他们的眼里,中国女人被占有时是女人,而占有后杀害时只是猪而已。
  古井表示,他会请求舅舅——日本驻华副总领事批准他的婚姻计划。如果一切顺利,上海那边他会提前安排。之后他就离开了,而张营长决定从现在开始就做好这个帐篷的一切保卫工作,也就是说,他将昼夜看护赵萱,迫不得已哪怕牺牲自己也要保全赵萱。
  事情很快就有了答复。出乎意料的是,日本高层将这件事列入了和松井石根大将南京入城式一样的大事对待。在他们眼里,这是中日亲善的证据,还需要大肆报道,让全世界都知道,它也可以封住许多人指责日军疯狂屠杀的口。同时也告诫军纪已经荡然无存的日本军人停止杀戮与破坏,对占领区南京立即开始殖民统治。
  这件事的意义就在于能让南京人民尽快告别大屠杀的恐慌,日子还要过下去,日本人的屠刀暂时收起来了,从此可以没有尊严地活着了。相比日日恐慌担惊受怕甚至朝不保夕的生存状态,这也算一种进步。赵昆仑、张营长和大卫没有想到,他们的一个计划让南京在屠城之后开始回复到一个城市应该有的常态——城市原本就是让人们活得更好更有尊严的人类文明进步之所在!
  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消息传出去以后,日本人恢复了一些理性,对待这个安全区再也没有骚扰过。婚礼在安全区的教堂举行,占领军高层和驻华总领事都出席了婚礼,安德列主持了婚礼。
  安德列的一番话在几十年以后还被参加那场婚礼的中国人记着:上帝的悲悯会给我们护佑与温暖!过去八周这个城市发生的一切,这个城市里几十万老百姓遭受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死者已逝,活着的人要替他们分担痛苦。所有的一切,无所不能的上帝都看在眼里,他将以他的大爱包容悲剧的制造者,宽恕他们的无知,他也将用同样的大爱悲悯受害者,抚慰他们的灵魂。今天,上帝安排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男女在此时此地化解两国的仇视,增加两国的友谊,让和平之树在年青人的心间生根发芽直至枝繁叶茂。两国的战争迟早总会结束,两国的来往如同年青人的爱情需要精心呵护。愿主赐福他们,愿主赐福这可怜的世界!
  赵萱在多年以后还记得这个原本属于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当自己在父亲的陪同下沿着教堂破烂大门走向安德列神父的时候,那条红色地毯如同熊熊的烈火,正是这火吞噬了她的家园,吞噬了她所热爱的南京城,吞噬了她的青春年少。这鲜艳的红色如同鲜红的血迹,想起那么多的同胞被害,赵萱甚至为自己的苟活感到羞愧。
  想到来宾中就有这场灾难的制造者,这场大屠杀的元凶,赵萱恨不能像哈姆雷特那般勇敢手刃敌酋为同胞复仇。但是,理性克制着她。这个和沦陷的南京城一起受尽折磨度过八周腥风血雨的姑娘已经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女孩了,她告诫自己不要图一时之快,婚礼的目的主要是要救张营长,而且还是为了父亲。自己的父亲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敏感的女儿怎不知道父亲的心呢?赵萱在心底舍不得父亲离自己而去,但是为了多一份抗日的力量,自己的儿女情长又算得了什么呢?
  丈夫虽然是日本人,但是他已经表明中共地下党员的身份,自己和他一起也能为抗战做贡献,就在敌占区,虽然危险,但这里是特殊的岗位,张营长说不亚于上阵杀敌,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父亲赵昆仑此时的心情是异常复杂的,他多么愿意永远陪伴女儿啊!从妻子因难产去世开始,这个家庭就开始了不幸,自己艰难地将女儿抚育成人,其间的辛苦与付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只能自己去扛。虽然民国政府鼓励经济发展,但是兵连祸结,自己的小店也只能勉强糊口,和女儿相依为命,原本以为苦尽甜会来,在这首善之地安度余生。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战争又不期自来,而且这次竟然是首都沦陷!连续六个礼拜的惨烈屠杀,无数人死于非命,这样的悲剧只在历史上才有——靖康耻犹未雪,而今又增新国耻!天子一怒,流血漂杵,伏尸百万;庶人一怒,伏尸二人,血溅五步;自己算得上是个读书人,自古君子一怒,表面上是什么也看不出来的,因为修养让他隐忍,然而,一旦让他真正动怒,那就不可遏止。
  现在,中国的上层怒了,中国的底层也怒了,中国的君子们也不该继续沉默了,他们该团结,该战斗,该让敌人付出血的代价!
  张营长想起了数月前开始的在上海的战斗,八百勇士死守四行仓库时他就是见证者,那是多英勇激愤血脉贲张的战斗!想起自己辗转来到南京,第一时间参与南京保卫战,在12月初的寒冷中,和一个营的弟兄们坚守阵地,白天打退敌人的轮番进攻,晚上蜷缩战壕也不以为苦,身后就是首都,全民赖此一战。多想与城共存亡,多想杀尽倭寇,多想凯旋进城,武定天下!
  然而事与愿违,前半程保卫战可圈可点,后半程稀里糊涂,败的丢人!南京城的父老乡亲呀,我们有罪呀,身为军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马革裹尸是我们军人的荣耀,什么时候需要你们老百姓无辜受死,国破家亡之时,就是我们军人无用无能之际!
  张营长在观礼的时候内心充满着自责,他多么想重上战场,带领自己训练出的汲取了血的教训的虎贲勇士纵情杀敌呀!他又是多么想告诉西部的父老乡亲赶快做好准备,不要对敌抱有任何幻想,只能选择战斗,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在南京中央宾馆南楼三层最西端的贵宾套房里,忙碌了一天的赵萱已经入睡了,三个男人坐在外间的圆桌旁,思忖着第二天的行动方案。按照日本领事馆的安排,明天会有专车护送古井一行人离开南京去上海,在上海总部,他们将受到日本华东派遣军总司令的接见,新闻媒体也将做追踪报道,与军方武力解决中国问题略有不同的是,日本政府希望双方还要留下一扇随时和平谈判的大门,而此次事件,将作为日本政府向中方表达善意的开始。
  问题的关键是,日本军方这么做绝非是善意的开始,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军方就抛弃了政府,一帮职业军阀以战争推动政治,要挟政府,让政府很被动,古井披露,淞沪会战快结束的时候日本政府原本划定了一条停火线,当时并没有攻占南京的计划,结果军方根本不理睬这一规定,第十军率先攻击前进,划定停火线失去了意义,结果政府就默认了事实,接受了军方进攻南京的计划,并于12月1日发出了攻占南京的命令。
  战争的进程就是如此改变的,南京的命运也是如此被决定的,一小撮法西斯分子和战争疯子穷兵黩武,就让南京几十万人死于非命,这是多么悲惨的世界!赵昆仑听后愤愤不平。
  古井介绍道:“军方在战争中,在发动一次大的进攻前,总会给部队放松放松,对外媒也总是突然热情起来,仿佛寒流降临前总会突然暖和那么几天,这是他们一贯的伎俩,不知道这次又想图谋什么?”
  在古井看来,日军现在正面临方向上的选择,占领南京之后,北上还是西进会成为两难的选择。这场战争在华北卢沟桥打响,按照原先的方案,占领华北后,再自北向南图谋华中、华东、华南广大地区,现在华北没有全部占领,华东却打得热火朝天,虽然日军占城夺地,但是“棋局”乱了,节奏乱了,需要理顺,日军数万部队屯兵南京一个多月,既有上海开打半年以来修整部队的需要,也是各方协调下一步用兵方案需要时间使然。
  张营长一直习惯从军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次受了启发,他思量了好久,发声问道:“古井君,日军会不会重新以华北为主攻方向,暂时不会西进?”
  古井欣赏地看了一眼张营长,他点点头说:“根据日军一贯的作战思维,他们喜欢一口一口蚕食,要么不当做猎物,一旦看上,用尽手段全力以赴,一旦动手就志在必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当前,打通津浦路让南北贯通必是首选,问题在于下一步怎么办颇难揣测。
  赵昆仑笑笑,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讲,恰如旁观者清一样一目了然,当年金灭北宋是抓住黄河冰封、北宋无备的大好良机突然渡过黄河,一举攻占都城东京所致;元朝灭南宋,走的是自西藏、四川大迂回之策,但是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先夺取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所谓得中原得天下,现在从日军当前态势看,自然以先得中原为妥,而要得中原,必须先夺山西,如能夺取山西则大大有利于日军。
  古井眼前一亮,他很是佩服“丈人”的睿智与眼光。那里——太行山上,有党的部队,在延安,有党中央,山西阎锡山未必靠得住,但是党中央和八路军必定不会让日本人得逞,日本人想要灭中国也绝不会轻易过了这一关。
  古井有些兴奋地告诉他们,日军在山西的受挫其实早就开始了。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在平型关,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就遭到了八路军115师的狠狠打击,一天激战下来,日军被歼灭1000余人,汽车被毁100余辆,并且丢失大量武器和军需物资。在华北一天战斗中损失就如此惨重,这让军方很恼火,从那时起,就是在山西,115师,还有119师、120师四面出击,屡有斩获,八路军总部也进驻太行山,可以预见,太行山、山西各地的八路军必将让他们重新考虑进兵方案。
  那么——古井指着桌上的地图一比划——日军也就是沿江西进了,从上海到南京,日军尝到了甜头,从南京到武汉,距离虽然远一点,但以日本军方的狂妄,自然不会在乎,日军必然以自认为一流的海军舰队溯流而上,配合陆军猛攻武汉,现在武汉已经成了中国事实上的首都,统帅部也在那里,中日双方在不久就会进行一场武汉会战是可以预见的。
  “那么我们就去武汉!”张营长看了一眼地图,坚定了决心。
  “越快越好,”赵昆仑补充道,“而且我们也不能发表中日亲善的演讲,不能被他们利用。”
  听到这里,古井却笑了,他低低地说:“一切都安排好了,绝不会让他们得逞的,只不过”——他顿了顿,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下定决心讲了出来:“可能要让你们早点离开萱萱了。”
  “萱萱!”听到这么亲切的称呼,赵昆仑和张营长不仅莞尔,看着古井,古井楞了一下,猛地脸红了。
  赵昆仑心里一阵暖意,小丫头长大了,多一个人疼爱了,这是好事,妻子如果活着,一定也很高兴,想到九泉下的妻子,赵昆仑眼角湿润了。
  第二日,护送车队出发了,除了一队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外还有一个领事馆的小伙子,姓詹,看上去精明强干,古井舅舅不放心,特地安排他作为司机兼保镖一路护送。
  在挂着日本领事馆旗帜的小轿车上,赵昆仑嘱咐女儿,到了上海一切听从古井的安排,要照顾好自己,自已和舅舅可能要提前离开了,因为日本人在上海安排了日中亲善的发布会。
  赵萱猛地抓住父亲的手,仿佛担心他马上就会消失一样,眼中满是担心和眷恋。赵昆仑也不愿意这么快离开,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在路上逃脱。
  一前一后两辆车离开中山门,拐上了去上海的公路,这一段交通早已恢复——因为日军的需要,但公路边不时可以看见战争的痕迹,烧焦的尸体,倒塌的房屋,甚至还有死马的残骸,中山门外还堆放着一些炸塌下来的城墙砖,守军丢弃的报废战车和炸毁的日军坦克车竟然也会看到,张营长明显有些激动,他的目光里多了一层雨雾,似乎雨水倾泻在车窗上——远处的景物模糊了,张营长忙用衣袖擦眼睛,他要看清紫金山!
  紫金山依然清秀静幽!国民政府种下的法国梧桐树株株傲立,象征自由的枝干几乎落尽了叶子,但是不屈不挠,在寒风中刺向天空,在它们西式管家一样倨傲的指引下,你会瞻仰到美龄宫的风采,继续前行,恢弘的中山陵会让你肃然起敬,民国重地,而今尽落敌手,让张营长为之伤感,眼泪不听话地又一次填满眼眶。
  好在,车并没有太多停留,呼啸着已经开远。赵萱目不转睛看着紫金山逐渐远去,最后在眼中只剩下一道金色光芒。
  一个多小时后,车猛地停了下来,乒乒乓乓的枪声响起,但是小轿车并没有受到一点打击,司机和坐在前排的古井似乎早就知道一样,竟看不到一点慌张。
  十几分钟后,枪声渐渐停息了下来,古井和詹师傅对望了一眼,他们嘱咐后排的三个人暂时不要动,之后就提着枪下了车,透过窗玻璃,很快一群身着便衣的人就围了上来,他们有些人去了卡车那里,有几个人冲着小轿车跑过来,古井也上前两步,和一个领头模样的握了握手,双方言语了几句,之后车门就打开了,张营长先下了车,赵昆仑看了看女儿,帮她最后一次理理头发,女儿赵萱明白了: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赵萱抓住父亲的膀臂舍不得松开,赵昆仑拍拍女儿的手,点了点头,下定决心一样,毅然决然打开车门下车,只剩下赵萱在车上哽咽。很快,詹师傅和古井上了车,小车低鸣了一声喇叭,就开走了。
  这次,古井坐到了后排,他告诉赵萱:“如此安排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日本军方炮制的中日亲善新闻会让屠城的真相被掩盖,父亲和张营长不愿做民族罪人,也不能刚出虎口,再入狼窝,绝不能再让他们冒险了!那群人是我们的人,放心吧,他们会让父亲和张营长安全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詹师傅是国民党。到上海后,他作为我的助手会和我们一起呆上一段时间。”
  詹师傅转头友好地和赵萱打了声招呼,赵萱看到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民党,她不仅有些好奇,是什么让他在一个应该上学读书的年龄参加国民党的呢?又是怎样进入日本领事馆工作的呢?
  似乎看出了赵萱的疑惑,古井解释道,詹师傅在战前就进入领事馆工作了,最早是因为招收服务员的机会,这次日军在南京滥杀无辜,詹师傅大哥一家也未能幸免。
  似乎听到了这句话,车身猛的一抖,不过很快就平稳下来了,赵萱却分明的感到,车速加快了。
  几日后,日军内部通报:近日国军和共军游击队明显活跃,护送新闻记者车队日前在茅山一带遭袭,一队皇军护卫全体玉碎,两名中国人被绑架,生死不明,记者夫妇生还。望各地驻军要加强辖区扫荡,务必保障交通线安全。
  父亲赵昆仑离开女儿西行从军前女儿让他多杀些鬼子,为遇难的、被侮辱的南京同胞报仇。女儿赵萱哭着问父亲何时能够回来一家人团聚,赵昆仑不知该怎样回答,看着女儿不舍的泪眼,赵昆仑也禁不住潸然泪下,他一狠心许下承诺:待到日军投降时,就会返宁找寻赵萱!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